ditting小说屋>科幻灵异>征服美职篮 >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战友
    那就意味着,在东部,任何五位防守者,都必须凭空等待汉密尔顿和比卢普斯在自己领空的肆虐。只有一个原因,理查德和昌西得到了太多的空间。

    所以,本赛季活塞队到底能走多远,或者是nba总冠军,就是要看他俩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可能惟一的变数是,两个华莱士在对方内线的冲击,意味着他们不必突出那么多的锋芒。但一切的一切,这一对好兄弟只有喜悦,因为那与胜利有关。

    “一切都无法阻止我们胜利的脚步,我、比卢普斯、普林斯,还有,拉希德和本”,汉密尔顿喜悦地说。“除非任何一个人离开我们,否则我们就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团体。

    其实你忘了,汉密尔顿和比卢普斯生在这样一个球队中,到现在,他们已不可能放弃,否则整整一年的努力,我们都无法面对。至少,他们整个职业生涯也都是如此。

    火箭终于进了季后赛,姚明在进入nba后的第二年也终于可以开始新的尝试。各路媒体也再一次开始对姚鲨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且永无止境的话题进行轮番的轰炸。似乎离开了奥尼尔,就再没有什么可以见证姚明的nba经历了。

    姚明与奥尼尔到底谁更好,这只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对此话题的关注只让我们看到了姚明身体与球技的增长,反倒忽略了姚明在心理,上的成长。其实,姚明这两年的nba经历最大的收益我觉得倒并不是身体与球技,而是心理,上的成熟,换句话说就是:姚明已经从初入nba的大男孩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大男人。

    不可否认,与新秀赛季相比,姚明已经更加适应nba的生活。同时英语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与国外记者或队友,已能用英语轻松进行交流。然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做为中国人,朋友这个词语永远都代表着家的感觉。

    但姚明虽与队友的关系不错,赢球了,一起欢呼;输球了,一同叹息。可总觉得他们相互之间更多的像是战友,而非朋友。训练或是比赛结束,姚明和他的队友,会各自回家。每个人都有自己运行的轨迹。

    要说现在火箭队中,与姚明关系最好的,是与他同时间加盟的纳奇巴。他俩偶然会一起出去吃饭。但由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距,他们还达不到可以无话不说的朋友关系。而在姚父与姚母没到美国之前,与姚明接触最多的,也就是翻译科林了,再有就是一些赴美跟踪采访的中国记者。

    每次训练和比赛的前后,总有几个人围着姚明,和他聊天、闲侃-通,当时也只有那时候的姚明是放松的。其实姚明刚到火箭时,还真有个对姚明很不错的朋友,那就是如今已远走纽约的原火箭队员穆奇。

    当初姚明来美国还没买车时,这个穆奇经常开车接送姚明。可惜的是去年寒冬,一次突然而至的转会,穆奇还没来得及与队友告别,就匆匆背起行囊远走他乡。而这也让姚明明白了在nba,不可能有永远的队友,也不可能有永久的朋友。

    风起云散,世事变幻,皆在瞬间。对他来说,nba只是一场战争,而

    美国不过是他打拼搏杀的战场,这里永远也成不了自己的家。但也正是这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促使姚明迅速成为了bigman。

    要知道,一个人身在异乡,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有的只是战友,并且肩上担负着十多亿人期待的重担这种感觉在让人感觉孤独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变得坚强。

    如今的姚明在赛场上已经完全可以彻底地诠释一个男人的含义了,球进后的微微一笑、球偏出后的微微摇头以及被对手侵犯后宠辱不惊的表情都无时无刻地不散发省个成熟男人的魅力。

    现在,在姚明身上那种bigb0y所特有的羞涩与幼稚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同时成熟也让姚明身上所特有的东方人的谦虚与幽默也更加发挥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姚明的谦虚在记者圈里是出了名的,因此也为姚明在记者里赚下了不少的好人缘。

    不过由于谦虚而引起的勇于承担比赛失利时的责任这一点让范.甘迪很不爽,范.甘迪近来对姚明的建议就是不要把责任看得太重,但对于这类建议姚明多半是当作耳旁风,这并不是说姚明拒绝接受范甘迪的教诲,而是天性如此。